石学敏

石学敏 男,汉族,1938年6月生,

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教授。1962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市名中医。

石学敏,男,中医、针灸学专家。1938年6月6日出生于天津市。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授衔针灸学专家。
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针灸学会会长,中国针灸临床研究会副理事长,欧洲传统中医协会顾问,联邦德国巴伐利亚洲中国传统医学研究第一副院长。
石学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人物履历

1962年天津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丙行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兼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成都市锦江人民医院名誉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主任,天津市重点学科针灸学科学术带头人,天津市政协常委。
1962年10月~1968年6月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师。
1964年9月~1965年9月卫生部针灸研究班学员。
1968年9月~1971年4月中国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主治医师。
1971年4月至今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1971年被任命为针灸科主任。
1979年晋升副主任医师。
1981年被任命为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1983年晋升副教授,同年被任命为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1987年晋升主任医师。
1991年晋升教授,同年被任命为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
 
他先后在国内及国外多个学术组织及学术期刊兼任职务,现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针灸学会会长,中国针灸临床研究会副理事长,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国传统医学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欧洲传统中医协会顾问,美国东方医药基金会顾问,美洲中医学院及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针灸》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中西医结合衫临床急救》杂志编委,《中国医院管理杂志》副主编等。
2014年10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在京举办第二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授予石学敏等29人“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享受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待遇。 

主要领域

自 20 世纪70年代初开始潜心研究世界公认的三大疑难病之一的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的针灸治疗,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开辟了中风病治疗新途径,提高了中风病的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现在“醒脑开窍” 针刺法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现已达分子基因水平。20世纪80年代初创建的“针刺于法量学”的学术概念,填补了针灸学发展的空白,并广泛应用于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多年来,巳取得20余项科研成果,发表论文 30 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20 余名。 先后出版《中医纲目》《石学敏针灸学》等著作 20 余部。“醒脑开窍” 针刺法及“手法量学“己多次入选高等教育教材中。近年来,在“醒脑开窍” 针刺法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中风单元”疗法,先后发明“脑血栓片”、“丹芪偏瘫胶囊”针药并用,为治疗脑血管病开创了新的思路。

 
石学敏院士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学科学术带头人,从事针灸学和老年医学的临床、科研以及教学工作已愈40余年,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使得他师古而不泥古,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形成了其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石学敏院士始终如一地坚持继承发展和弘扬中国传统医学,坚持“中西结合、融西贯中”、针药并用、形神兼备。他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了显著疗效,创造了世界医学史上的神话。他率先提出针刺手法量学理论,并开展相关研究,对捻转补泻手法确定了新定义和量化操作,使传统针刺手法向规范化、量化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中医现代化进程。依据四十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独特的学术思想,开发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类新药“丹芪偏瘫胶囊”,本品临床疗效显著,充分体现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精髓,已顺利取得新药证书,并投入市场。 [3] 

学术思想

1、创立醒脑开窍针法,开辟中风治疗新途径:
70年代末,石学敏提出中风病根本病机在于“肝风挟痰浊、瘀血上蒙脑窍,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的创新性认识,创立醒脑开窍法则及针刺方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而确立了从脑论治中风、以取阴经穴为主的治疗体系,并在针刺手法上制定了明确的量学规范,一改以往以取经穴为主、针刺缺乏明确量学规范的传统选穴原则及针刺方法。经过对4005例脑血管病临床各期住院患者采用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和爱丁堡斯堪地那维亚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系统严格的对照观察,临床治愈率、治愈加显效率分别为:急性期为48%及83%,恢复期为42%及62%,先兆期为67%及90%,显著优于传统针法及中西药物疗法。对于针刺作用的机制,他先后从脑血流、血液流变、脑神经递质代谢、脑血管功能、形态及脑代谢、细胞内钙离子超载以至基因水平开展了深入系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揭示了该针法治疗中风病的主要机制。研究结果证实,该针法对于脑梗塞所出现的上述方面的异常改变及有关危险因素具有多方面的良性调节作用,特别是针刺可调节血管功能,促进缺血区代偿血管开放,改善脑代谢,提高自由基清除酶活性,调节兴奋性氨基酸代谢亢进,抑制细胞内钙离子超负荷,改善脑细胞及超微结构损伤,并可促进热体会克蛋白合成及调节c-fos基因在不同脑区的表达,从而把针刺治疗中风的研究提高到现代科学水平。由他设计、实施和主持完成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于95年通过天津市科委成果鉴定,并获得199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系目前中辚针灸研究所获得的最高科技奖励,现已作为9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在全国推广应用。
 
2、确立“针刺手法量学”新概念,开辟针刺手法研究新领域:
针刺手法的实施是针刺治疗疾病的关键环节,历代针刺手法在刺激量的计量方面概念模糊,缺乏规范量化操作,使得医生难以掌握,并影响了临床疗效的提高。他在针刺治疗中风病的量化手法研究基础上总结了9种疾病的针刺手法量学规律,并通过严谨的实验研究,率先提出针刺作用力方向、大小、施术时间及两次针刺间隔时间作为针刺手法量学的四大要素,使传统的针刺手法向规范化、量化发展。此外,他对最常用的捻转补泻手法,根据捻转的频率、幅度、作用力方向提出了量化的补泻定义及规范操作,即捻转幅度小于90度角频率快(大于200转/分钟)为补法;相反捻转幅度大于180度角、频率慢(小于60转/分钟)为泻法,更新了“大拇指向前捻转为补,向后捻转为泻”的传统定义及操作。他主持完成的“针刺手法量学研究”成果获86年度全国(部级)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
 
3、对针灸学基本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他在针灸学基本理论—腧穴功效和经络病侯学方面的研究有较深造诣。在腧穴学方面,历代文献对于腧穴功效主治的认识只是罗列了一些病症,而缺乏用中医理论对穴位的功效进行高度地归纳和总结从而确立其主治证侯。石学敏教授根据历代文献并结合现代临床实践,首次对14经脉361个穴位的功效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完善了腧穴学的理论体系。
在经络学中,成书于2000年以前的《灵枢.经脉》篇是经络理论的基础,12条经脉搏的主治病侯是其中的重点内容,是指导针灸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古代汉语深奥难懂,历代对于病侯的诠释和阐发多“以字解字”,使学习者很能难领会其实质。石学敏院士结合现代临床实践,对每一条经脉搏的病侯群进行了剖析、划分,并与现代相关疾病进行了对照研究,科学地对12经脉搏的病侯体系进行了破译和阐发。

主要成就

石学敏院士依据传统中医理论,整合多年的临床研究和现代药理研究成果,采用国际公认的诊疗标准,针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特点,逐步形成以“醒脑开窍针刺法”和“丹芪偏瘫胶囊”为主,配合康复训练、饮食、心理、健康教育等疗法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独特的、规范的中医中药治疗中风病综合治疗方案——石氏中风单元疗法,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十大重点推广项目之一,石氏中风单元疗法是对国际“卒中单元”概念的完善和贡献。他强调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使二者在临床上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中西医结合指导了方向。石学敏院士从医四十多年来,博览群书,集众家之长,汇中外之萃,学验皆丰,其高尚的医德,精湛的艺术,深受患者信赖、同行赞誉及国际友人的欢迎,被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誉为“鬼手神针”,他在针灸治疗中风病、延髓麻痹、中枢性呼吸功能衰竭、各种痛证、病窦综合征以及老年期痴呆等疾病的卓著疗效使其名扬海内外。在临床工作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他致力于针灸的科学研究,带动国内针灸临床科研达到分子生物学水平。他引进日本快速老化动物模型鼠,填补了我国实验动物的一项空白。
 
由他主持完成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项目获得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项目1997年再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于199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十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之一而在全国推广应用,2000年再次荣获天津市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他主持完成了“针刺手法量学研究”、“血液流变学与脑血栓形成的作用机理研究”、“针刺治疗‘瘖痱’、‘类噎膈’325例的临床分析及实验研究”、“针刺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白鼠(SAM-P/8)脑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针刺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白鼠(SAM-P/10)行为学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等20余项科研课题,其中获部级及天津市级科技进步奖15项(次),国家教委及天津市教学成果奖3项,获国家专利6项,目前承担国家“973”计划课题。他还在国家核心期刊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其中由他主编的千万言巨著《中医纲目》被专家誉为继《医宗金鉴》之后的一部中医临床划时代巨著,并获1996年天津市科技著作二等奖。 
 
由于石学敏院士的突出贡献,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自19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多年来,先后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医院院长、天津市科技优秀工作者、十佳医务工作者等称号,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石学敏院士又荣获何梁何利奖。2001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
 
2006年12月,在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举办的第二届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上,荣获“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 年获何梁和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1 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

成果目录

1、《“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临床及实验研究》 附1-2获奖199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第一完成者并获1998年天津市第三届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
2、《开辟教学新途径,培养针灸新人才》 附3-4获奖1993年普通高等党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第一完成者
3、《独辟新径,探索中医博士生培养之路》 附5获1996年天津市教委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一完成者
4、《针刺手法量学》 附6-8获1986年全国(部级)中医药重大科学成果乙级奖第一完成者
5、《针刺对快速老化痴呆小白鼠(SAM-P/8)脑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获1995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附9
6、《针刺对大鼠急性脑局部缺血模型脑微血管系统机能和形态的影响》获1995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一完成者 附10
7、《针刺治疗“喑痱”、“类噎膈”325例临床分析及实验研究》获1993年国家中管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附11-12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一完成者
8、《针刺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与电生理实验研究》附13获1994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9、《针刺治疗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附14获1991年国家中管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10、《“醒脑开窍”针法对中风病疗效机制的实验研究》 附15获1991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11、《“醒脑开窍”针法形态及组织化学实验研究》 附16获1992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12、《针刺的脑机制――正常大鼠脑对不同穴位刺激反映的形态学研究》获1994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一完成者 附17
13、《针刺治疗中风(脑梗塞)临床研究》获1981年市科协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14、《中医针灸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及机制》1996年11月通过市级课题专家鉴定,已成果登记第一完成者
15、《芒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附18获1997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二完成者
16、《针刺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鼠活性基因作用机制与临床关系的研究》获1997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附19
17、《“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获1997年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完成者
18、《针刺防治急性脑梗塞并发心脏损伤的研究》获1998年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完成者
19、《针刺对快速老化脑萎缩模型小白鼠(SAM-P/10)行为学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获1998年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完成者
20、《针刺干预急性脑出血大鼠的实验研究》获1998年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21、《针刺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脑、肝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获1999年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完成者
22、《血液流变学对脑血栓形成的作用机理探讨》获1991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论文论著

1、 醒脑开窍针法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心肌趋微结构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国针灸 1998;7:18
2、 Acupuncture Effects on Levels of Excitatory Amino Acids in Brain of SAM-P/8.C.J.I.M 1998.4.(2)
3、 Brain Activity Of Rat Reflects Apparently theStimulayion Of Acupuncture Cellular and MolecularBiology? 41(1).161-170 .1995年
4、 针刺治疗脑出血54例临床分析. 中国针灸 1984;5:11
5、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2336例的临床分析及实验研究天津中医 1989;6:2
6、 针刺治疗无脉症30例临床小结. 《中医杂志(英文版)》 1986;3:11
7、 转补泻手法的应用及其量学概念.中国医药学报 1987;5:16
8、 针刺对脑梗塞模型大鼠微血管的形态学影响.中国微循环学会,1995年
9、 针刺对脑梗塞模型大鼠脑微血管系统的影响. 中国微循环学会,1995年
10、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快速老化鼠(SAM)痴呆状态的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华医学会 1995年
11、 针刺抢救中枢性呼吸衰竭5例.上海针灸杂志.1987;4
12、 针刺治疗便秘50例临床研究.中医杂志(英文版).1982,2;162
13、 针刺治疗脑出血54例临床分析.中国针灸.1984,5:11
14、 针刺治疗无脉症30例临床小结.中医杂志(英文版).1986,3:11
15、 针刺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上海针灸杂志.1992,4:4
16、 以针灸治疗为中心的中风诊疗体系.江苏中医.1999,8:3
17、 针刺对多发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锥体细胞体视学的影响.针刺研究.1998,4:245
18、“醒脑开窍”针法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心肌超微结构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国针灸.1998,7:48
19、 针刺对老化痴呆模型鼠脑兴奋氨基酸自由基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针.1998,11:689
20、 针刺对皮层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美国针刺研究.1999,1
21、 针刺对脑萎缩模型小白鼠脑细胞核蛋白及染色质非组蛋白的影响.中国针灸.1999,1:43
22、 发歧黄之精髓,创时代之新意-从醒脑开窍针法的开发谈针灸专科的实验研究.中国市场经济文论大典.1999,9:1397

主要论著

1、《石学敏针灸学》主编 天津科技出版社 1996年
2、《中医纲目》主编 人民上报出版社 1992年
3、《脑血管障害的针灸治疗》独著 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 1991年
4、《针灸临床的理论与实际》主编日本国书刊行会 1980年
5、《中国针灸治疗学》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年
6、《石学敏针灸临证集验》主编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年
7、《中国针灸奇术》主编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2年
8、《中西医急症学》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年
9、《汉英中医辞典》主编华夏出版社1998年
10、《针灸治疗学》主编 全国高等院校六版统编规划教材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8年
11、《中风病与醒脑开窍针刺法》第一著者天津科技出版社1998年
12、《当代针灸治疗学》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8年
13、《针灸推拿学》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6年
14、《中华推拿奇术》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