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仁和

吕仁和(1934年9月—2023年4月21日),男,汉族,中共党员,山西省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62年10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于2023年4月21日5时48分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8岁。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第三届国医大师
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和肾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被中央保健委员会聘为“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糖尿病研究室主任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首都国医名师
国家确定的老中医专家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学术兼职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名誉主任、内科肾病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会长等。
 

荣誉称号

2017年6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吕仁和 “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享受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待遇。 
 

专业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吕仁和主要研究领域为糖尿病、肾脏病、老年病等;擅长糖尿病肾脏病、慢性肾炎、慢性肾衰  、急慢性泌尿系统感染、隐匿性肾炎、紫癜肾炎、过敏性肾炎、狼疮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及其并发的眼底病、脑病周围神经炎、皮肤病变、性功能减退以及肾虚症、腰痛水肿等内科病症的诊断与治疗。 
 
吕仁和重视临床实践,形成了一系列观点与技术。如糖尿病“脾瘅”“消渴”“消瘅”分期辨证思想,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微型癥瘕”病理学说与化结消癥治法,慢性肾炎“从风论治”,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方案、慢性肾衰辨证标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二五八”防治方案、“六对论治”的辨证论治方法及患者自我调整的“三自如意表”“十八段锦”自我锻炼功法等。临床主张对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多种神经血管并发症进行分期辨证、综合治疗。 
 
吕仁和研制了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系列中药制剂“止消通脉宁”“肾病防衰液”“益气止消丸”“活络止消丸”“通便止消丸”等。 
  • 学术论著
据2023年4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网站显示,吕仁和已发表与指导学生发表“糖尿病肾病分期辨治568例临床分析”“慢性肾炎(前期)中医辨证标准”等文章共266篇,主编有《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糖尿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新进展》《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等学术专著9部。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为糖尿病、肾脏病、老年病等。主张对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多种神经血管并发症、肾炎、肾衰等肾脏病进行分期辨证、综合治疗,提出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二、五、八”方案,其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系列中药制剂–止消通脉宁、止消保肾宁、肾病防衰液、益气止消丸、活络止消丸、通便止消丸等,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为国家科委“七五”攻关慢性肾炎项目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项目、国家科技部“九五”科技攻关计划糖尿病肾病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学科点课题糖尿病肾病项目、国家科技部生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新药课题“治疗糖尿病肾病新药-止消通脉宁颗粒剂研究”项目负责人。慢性肾炎研究成果获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研究成果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糖尿病肾病研究成果获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所著作品

主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新进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糖尿病中医诊治荟萃》等著作8部,发表论文60余篇。指导培养博士后3人、博士18人、硕士18人,学术继承人10人。其指导培养的学生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赵进喜、杨晓晖 、肖永华 、王世东、王耀献、戴京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高彦彬,时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铜华,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内分泌免疫科主任医师冯兴中,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孙鲁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