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国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39年3月生。
湖北黄陂人。1964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本科,并留校执教与行医。二级教授、主 任 医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专业委员会顾问、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中医药学会仲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杂志》编委、湖北省科协常委、湖北省《伤寒论》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1992年被批准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2年获湖北省卫生厅颁发“湖北省知名中医”荣誉称号,2004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和湖北省教育厅颁发“湖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7年获湖北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获湖北中医名师称号,201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获第三届“国医大师”称号。
大学学习期间,于1962年7月至1964年6月师承著名中医内科专 家洪子云 教授学习;2002年11月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并于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8年11月又被确定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三批2名、第四批2名学术继承人均已通过考核出师,其中1名获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中医药传承高徒奖”。
梅国强 教授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全国规划教材及专著10余部,其中主编的全国规划教材《伤寒论讲义》(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于2005年获全国医药教材一等奖、2009年获全国中医药教材优秀奖。 梅国强 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研究五十载,专心于中医药事业,多年潜心研究经方治病的内在机制,临床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心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及疑难杂病。
奖励情况
1991年9月,湖北省教委、湖北省人事厅,湖北省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
1992年7月,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湖北省人事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荣获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伤寒论》血虚寒凝证实验研究”三等奖
1993年10月,湖北省卫生厅,“心下痞及其辨证客观化研究”获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97年8月,当选中国中医药学会第三节理事会常务理事1998年1月,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荣获1997年度林宗扬医学教育奖
2002年9月,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全省委员会常务委员
2003年9月,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2005年10月,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主编的21世纪教材《伤寒论讲义》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一等奖
2006年12月,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2007年9月,湖北省教育工会委员会,湖北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2009年,第三批、第四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09年8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主编的21世纪教材《伤寒论讲义》荣获“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优秀教材”
2010年1月,被湖北中医学院聘为校教学督导专家
2011年1月,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北省卫生厅授予湖北中医名师荣誉称号
2012年5月,湖北省卫生厅,授予湖北省知名中医
主编著作
[1] 梅国强(主编),全国西医学习中医普及教材《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2] 梅国强(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伤寒论讲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梅国强(编委),高等中医研究参考丛书《伤寒论》,知音出版社,1991
[4] 梅国强(副主编),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伤寒论讲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5] 梅国强(主编),中医学多选题题库《伤寒论》分册,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6] 梅国强(副主编),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7] 梅国强(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伤寒论讲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8] 梅国强(主审),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一十五”规划教材《伤寒论讲义》,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发表论文情况
[1]梅国强. 增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证思辨录[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02:27-30.
[2]梅国强. 加减柴胡四物汤临证思辨录[A]. 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2009:8.
[3] 梅国强. 加减小柴胡汤临证思辨录[J]. 湖北中医杂志,2006,12:3-6.
[4]梅国强. 加减柴胡陷胸汤临证思辨录[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3,04:43-46
[5]梅国强. 加减柴胡桂枝汤临证思辨录(待续)[J]. 山西中医,2000,05:1-4.
[6]梅国强. 加减柴胡桂枝汤临证思辨录(续完)[J]. 山西中医,2000,06:3-5.
[7]梅国强. 病毒性心肌炎频发室性早搏初论[J]. 湖北中医杂志,1997,02:3-5.
[8]梅国强. 手足少阳同病刍议[J]. 光明中医,1995,01:24-25.
[9]梅国强. 湿热内伏膜原而成厥热胜复[J]. 国医论坛,1993,06:4-5.
[10]梅国强.论表里治法的先后缓急[J].光明中医,1988,3:12.
[11]梅国强. 朱丹溪老年医学思想初探[J]. 国医论坛,1986,02:33-35.
[12]梅国强. 水泉不止 膀胱不藏——浅议五苓散治消渴[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05:15.
[13]梅国强.医论二则[J].黑龙江中医药,1984,2:48-50.
[14]梅国强. 论叶天士“益胃阴”之运用规律[J]. 江西中医药,1983,03:1-4.
[15]梅国强.再论“存津液”在《伤寒论》中的运用规律[J].湖北中医杂志,1981,1:54-57.
[16]梅国强.再论少阳腑证[J].湖北中医杂志,1981,2
[17]梅国强. 论桂枝汤法及其变化[J]. 中医杂志,1980,04:60-62.
[18]梅国强.论少阳腑证[J].湖北中医杂志,1979,2
[19] 梅国强. 论扩大《伤寒论》方临床运用途径[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1999,04: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