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钧

王永钧,男,1935年1月16日生,浙江杭州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杭州市中医院)顾问和国家中医管理局肾脏病重点专科主任。曾任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会医院)副院长、中西医结合病房主任和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杭州市中医院)副院长、肾科主任。获过众多奖项。

 

社会兼职: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原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脏内科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浙江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肾病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中药新药开发评价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中医药协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荣誉主编,《中华现代内科杂志》、《临床肾脏病杂志》、《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浙江中医药杂志》等专业期刊的编委和学术顾问。

 

从事专业
中西医结合肾脏内科

 

主要学术成就
坚持中西医结合,在肾脏病的医疗、科研和教学领域,做出了骄人成绩,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他创建浙江省第一个肾脏病内科,该科现已发展为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肾脏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此外他还帮助创建了一批中医院的肾病专科。他提出肾病从风湿论治的创新理论,阐述肾病风湿证候的病因、病机,规范了肾病风湿证的辨证指标和微观指标,为临床应用祛风胜湿中药治疗肾病提供了依据。应用治虚、治瘀、治风湿的中药组方,以及中西医结合、联合、序贯、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治疗肾科常见的难治病-IgA肾病,疗效获显著提高。由他主持的该项课题,获2004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杭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一等奖。研制的中成药“肾康宁片”,已由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研制的另一种抗肾纤维化中成药“复方积雪草软胶囊”,已申请发明专利(专利号2004100247617),并被公示。

获得奖项及荣誉

曾主持完成部省级和厅市级科研课题13项,先后获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省科技成果二、三、四等奖5项、市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7项。参与或指导国家、省、市科研课题40余项、获各项科研奖励49项,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主编《肾脏病专家门诊》等专著3本,参编《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中医临床内科学》、《中医临床肾脏病学》等著作4部;获杭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89-1990年度;2003-2004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贡献奖,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及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006年被授予中华中医药传承特殊贡献奖,2007年获杭州市德技双馨名医师称号,同年又获杭州市科技创新特别贡献奖。

2021年8月,获得浙江省“医师终身成就奖”。 
2022年2月,入选第四届国医大师拟表彰人选名单。

 


 

国家级名中医王永钧是全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85岁高龄的他,微信玩得很溜,每周依然看四个半天门诊,还利用周末空余时间笔耕不缀,整理上千例病案,整理临床经验、搞学术研究、著书立说,一心只为更多疑难肾脏病患者的健康。王永钧说,从医60年多来,我帮助很多肾脏病患者解除病痛,这就是作为医生的最大满足。

 

1、一周四次门诊,整理上千例病案

王永钧教授今年85岁,依然每周都会固定看四个半天的门诊,每次门诊时间基本持续五六个小时。

“做医生要对得起患者的信任,要尽所能帮助他们找到原因,去除病痛。”王永钧教授说,门诊中找他看病的肾病患者主要以疑难、复杂的病例居多。他们大部分都是辗转看了多家医院,最后才找到他这里。病人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连美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外患者都慕名而来。来的时候带来各种报告单,都是厚厚一大摞,他都会一页页仔细翻阅,耐心问诊。

 

双休日,王永钧教授会利用空余时间,在家里整理病案。这样的习惯,他已经坚持了几十年。“几十年前,那时候还没有电子病历,每一个病人的病历都是靠手写的。”王永钧教授说,尤其是一些疑难病例的资料,他一直珍藏着,有些甚至是50多年前的手抄病历。在门诊或查房的时候,如果遇到疑难病例或疑问,他也会认真记下笔记,回去以后反复思考推敲,为什么这个病人要这样治?为什么这张方子要这样开?他对这些疑难病例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不断积累得出治疗经验。“这些年来,我利用空余时间将这些手写的病历和问诊笔记进行重新整理,粗略统计,积累的病历统计已经有上千例。”

 

2

王永钧教授说,别小看整理病案这样的小细节,认为这是繁琐的工作。要把它当做兴趣去做,才能够长久坚持。对他来说,整理病案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在点滴细节中,总结和整理临床经验,能够给他很多新的启发和感悟,经常能够让他在日常问诊中带来新思路。

王永钧教授讲了一个例子;他曾经接诊过一对20多岁的两姐妹,她们的尿检结果都出现红细胞增高,尿蛋白有三个+。当时在其他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薄基底膜肾病。但是他仔细翻看了两姐妹以前的病例,发现蛛丝马迹。

“如果是薄基底膜肾病,一般以红细胞升高为主,尿蛋白不会这么高,但是她们俩的尿蛋白也很高。”就是因为这个疑点,王永钧教授抽丝剥茧找到答案,最后经过一系列检查确诊,这对姐妹患的果然不是薄基底膜肾病,而是遗传性肾炎(Alport综合征),这对两姐妹的人生之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每一个疑问要敢于质疑。 在他看来,“求真、求实、质疑、求异”这八个字是作为医生的基本要求。医学是治病救人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在行医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问,要敢于质疑;在医学道路上遇到各种问题,要勇于求异。通过“质疑”和“求异”,发现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途径,从而解决疑难问题,这样医术才能不断提高,医学才能不断进步。

 

3、对患者耐心细致 多年医患情谊延续至今

“患者和医生,就像鱼和水,相互依存,他们的共同敌人是病魔。只有彼此充分信任,患者才能除病去疾健康身体。这是我从医60余年来的切身体会。”正因为对患者的耐心和细致,王永钧教授与不少几十年前的老病人医患情谊一直延续至今。

来自福建的邵先生,30多年前也是因为患上肾病综合征,当时看了好多医院都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后来四处打听,找到王永钧教授。当时,年仅30岁的邵先生才刚刚结婚,患上这么重的病,心理压力非常大,担心病情越来越严重。了解邵先生的顾虑后,王永钧总是安慰他,虽然目前肾病综合征还没有办法彻底治好,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技术会提高进步,一定会有更好的治疗方法。

根据邵先生的病情和体质,王永钧为他进行中药调理。主要通过中草药对症治疗,起到益肾、利水、消肿的作用。几个月的中药调理后,邵先生尿蛋白降下来,人不浮肿了,肾功能也接近正常人。“王教授就像家人一样关心我,安慰我。”拿到检查结果,邵先生和妻子喜极而泣,两人甚至跑到王永钧的办公室下跪表达感激之情。

如今,邵先生的病情一直稳定,儿子和女儿都已经长大了。因为王永钧教授的影响,他觉得当医生特别神圣,他让自己的儿子也报考了医科大学,成为一位像王永钧那样治病救人的好医生。

 

4、培养“王家军” 桃李满天下

从医60余年,王永钧教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医学人才,创建了一支享誉全国的“王家军”,其中有20余硕士、博士研究生。国内不少地市级的中医院的肾病科主任也都是王永钧教授的学生。如西安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王维英、杭州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陈洪宇等,都是“王家军”成员。

 

原文转自:王永钧 | 85岁仍坚持每周四次门诊,他说做医生要对得起患者的信任!_邵先生 (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