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岱翰

周岱翰,男,汉族,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41年5月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66 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

 

人物经历

周岱翰,男,主任医师,教授,肿瘤科主任,博士生导师,1966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原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本科。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广东省中医肿瘤治疗中心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评审专家,中华医学科技奖和中华医学青年奖评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并担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新中医》、《癌症》、《中医药研究》、《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等多家杂志的编委。

 
在卅余年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对中医肿瘤学颇有建树,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从事中医药治癌、中西医结合抗肿瘤临床探讨和开设中医肿瘤学课程的学者之一。平素勤于耕耘,潜心发皇古义,中医对癌瘤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在殷墟甲骨文就记载有“瘤”的病名,而相关论述、治癌特技、辨证方药则流散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周教授指出,肿瘤辨证施治规范的形成始于《伤寒杂病论》,其六经、八法是现代中医治疗的绳墨,治学师古不泥;发展拓宽温病学说,根据中医理论、症状分析、治后转归、实验研究等对放射线的中医药属性进行辨证,首先提出放射线属“火邪”、“热毒”,辨证归属温病范围,在放疗中配合清热解毒、祛瘀通络可减少放射毒副反应,放疗后予以清热祛邪、滋肾育阴可减轻后遗症、降低复发和转移。
 
在临床研究中,学识衷中参西,医技推陈致新,认为手术、放射、热疗及射频、冷冻、化学药物等祛邪措施,与中医药、支持及营养治疗等扶正补虚配合,可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治肝癌强调清肝利胆、健脾益气,开展肝癌移植术后复发的辨证论治;治肺癌首重解毒除痰、益气养阴,探索中医配合分子靶向药物对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疗。
 
1978年开始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筹建肿瘤研究室,先后编写广东省中医肿瘤专科班教材和大学选修课——中医肿瘤学讲义,1982年至1984年举办了3期广东省消化系统癌瘤专科班,为全省基层医疗单位培养了一百余名中医治癌骨干;1985年起在大学主讲《中医肿瘤学》课程;举办4期全国中医内科肿瘤高研班;先后培养博士后4名(已出站2名),博士生10名(澳洲、越南、台湾各1名)、硕士8名,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研究生、进修生、中青年教师。
 
周教授注重弘扬岐黄医术,发挥中医特色,多次出国讲学,足迹遍及20余国,每年皆有大量的外宾、华侨请求诊治,饮誉东南亚、港澳台等地,作为中医教授,登上西方高等学府谈阴阳、论气血、讲伤寒、辨虚实、写著作、收弟子,为香港医院管理局顾问研究员,被皇家黑尔本理工大学中医部聘为博士生导师。
 
受多年临床经验和治愈患者的启发,研制莲花片、鹤蟾片、乳核散结片、琥珀止痛膏等系列抗肿瘤中成药;获部、省、局级科技成果奖各1次;先后发表80余篇论文及出版了《常用抗肿瘤中草药》、《癌症的中医饮食调养》、《肿瘤治验集要》、《中医肿瘤食疗学》、《临床中医肿瘤学》等专著。基于他在医疗、科研、教学中的杰出出成就,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卫生事业突出贡献”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人物荣誉

基于他在医疗、科研、教学中的杰出出成就,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卫生事业突出贡献”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荣誉称号

2017年6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周岱翰 “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享受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待遇。

 
 

医术擅长

肝癌、肺癌、肠癌、乳腺癌等晚期癌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肿瘤专科
 
 

学术思想

在卅余年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对中医肿瘤学颇有建树,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从事中医药治癌、中西医结合抗肿瘤临床探讨和开设中医肿瘤学课程的学者之一。平素勤于耕耘,潜心发皇古义,中医对癌瘤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在殷墟甲骨文就记载有“瘤”的病名,而相关论述、治癌特技、辨证方药则流散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

 
周教授指出,肿瘤辨证施治规范的形成始于《伤寒杂病论》,其六经、八法是现代中医治疗的绳墨,治学师古不泥;发展拓宽温病学说,根据中医理论、症状分析、治后转归、实验研究等对放射线的中医药属性进行辨证,首先提出放射线属“火邪”、“热毒”,辨证归属温病范围,在放疗中配合清热解毒、祛瘀通络可减少放射毒副反应,放疗后予以清热祛邪、滋肾育阴可减轻后遗症、降低复发和转移。
 
在临床研究中,学识衷中参西,医技推陈致新,认为手术、放射、热疗及射频、冷冻、化学药物等祛邪措施,与中医药、支持及营养治疗等扶正补虚配合,可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治肝癌强调清肝利胆、健脾益气,开展肝癌移植术后复发的辨证论治;治肺癌首重解毒除痰、益气养阴,探索中医配合分子靶向药物对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疗。
 
此外,还擅长内外合治,有丰富的癌瘤外治经验。率先在中医院校开办中医肿瘤学本科教育,先后负责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为国家“十五”“十一五”攻关课题负责人。研制抗肿瘤系列中成药莲花片、鹤蟾片等已批准投产,曾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三等奖,2010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
 
 

教学与专著

1978年开始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筹建肿瘤研究室,先后编写广东省中医肿瘤专科班教材和大学选修课——中医肿瘤学讲义,1982年至1984年举办了3期广东省消化系统癌瘤专科班,为全省基层医疗单位培养了一百余名中医治癌骨干;1985年起在大学主讲《中医肿瘤学》课程;举办4期全国中医内科肿瘤高研班;2005年在中医院校率先开办中医肿瘤本科班和研究生教育,2008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设立“周岱翰优秀博士论文

 

奖”,先后培养博士后4名(已出站3名),博士生19名(澳洲、越南、台湾各1名)、硕士12名,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研究生、进修生、中青年教师。70年代至今发表专业论文80多篇,80年代后出版学术专著,包括《常用抗肿瘤中草药》、《肿瘤治验集要》、《中医肿瘤食疗学》、《临床中医肿瘤学》、《中医肿瘤学》等8部。周教授注重弘扬岐黄医术,发挥中医特色,多次出国讲学,足迹遍及20余国,每年皆有大量的外宾、华侨请求诊治,饮誉东南亚、港澳台等地,作为中医教授,登上西方高等学府谈阴阳、论气血、讲伤寒、辨虚实、写著作、收弟子,为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部聘任的首位外籍博士生导师。